
姓名:程钰
职称:教授
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
导师资格: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通信地址: 青岛市黄岛区山东科技大学实训中心1306
电子邮箱:ycheng1979@163.com
联系电话:18663720620
招生专业:交通运输工程(学硕)、交通运输(专硕)、资源与环境工程(专博)、安全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道路工程材料;
【个人简介】
程钰,男、1979年6月出生、山东泗水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国家级领军人才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济南市B类国家级领军人才、山东省企业创新达人等荣誉称号。
程钰2000年9月考入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交通工程专业,200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7月本科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9月考入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岩土工程专业,2006年9月提前硕士毕业并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9月考入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7月博士毕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7月进入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工作。2021年9月回到母校,加入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学院。一直致力于赤泥等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工程利用的科研和产业化工作。
程钰带领团队突破了赤泥生态化处置与工程利用的关键技术瓶颈并在CCUS碳中和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产业化科研成果《改性固化赤泥路用材料(赤泥基道路混凝土)》(鲁建科 鉴字【2017】第19号)、《赤泥资源化工程利用关键技术及环境影响评价》(中色协科(评)字【2023】第035号)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获得山东省新材料推广证书[鲁建科(2017)010号]。赤泥生态化工程利用技术入选山东省重点节能技术产品推广目录(鲁经信资[2018]260号)、交通部绿色科技示范推广工程项目(科技发展函[2017]89号),并获得了中央预算内生态文明专项投资(鲁发改投资[2018]476号)支持。实现了产业化技术成果在济青高速公路、国道G309公路、淄博市政东一路等重点项目中的推广性利用,受到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大众日报、山东省电视台等权威媒体的持续高度关注。其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开创了赤泥规模化工程利用的先河,为有效解决制约赤泥资源化利用问题提供了可靠解决方案。目前,程钰已经取得了《拜耳法赤泥路基固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ZL 2016 1 0145601.0)、《一种赤泥的处理方法》(ZL 2017 1 0718631.0)等国家专利20余项,主编并发布了我国首部赤泥利用地方标准《公路工程赤泥(拜耳法)路基应用技术规程》[DB37/T 3559-2019]以及《赤泥基胶凝材料》、《赤泥综合利用通用技术规范》等标准9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与专著等近30余篇。2024年1月给省委书记提交《加快落实科技支撑碳达峰方案助力山东碳中和全国走在前》的建议报告,获得了林武书记的亲自批示。
由于在固废资源化利用以及碳中和领域的突出贡献,程钰先后入选了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018年12月)、渤海英才杰出贡献专家(2019年01月)、国家级领军人才(2019年02月)、淄博杰出精英创业人才(2019年12月)、泉城特聘专家(2020年03月)、烟台市双百计划人才(2021年01月)、济南市B类国家级领军人才(2021年02月)、济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21年09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2023年03月)、滨州最美科技工作者(2023年05月)、滨州企业创新达人(2023年08月)、山东省企业创新达人(2023年09月)、享受山东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24年06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24年06月)。并被聘任为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海右伯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山东省创发院绿色低碳专委会专家委员、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特聘专家、济南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创新智库专家成员等。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程钰依托山东科技大学、山东海逸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共建的产学研基地、研究生培养基地、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重点实验室平台,形成了以国家级领军人才领衔,博士、硕士为主体,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程钰团队将继续深耕固废新材料与碳中和新兴产业,推动形成千亿级新兴市场,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无废城市”等国家战略实施。